《潼关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最后两句是:“莫自使眼暗,事多须眼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1. 关注社会现实:诗人首先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事物的复杂多变而使自己的眼睛变得昏暗,这里的“眼暗”可以理解为对现实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认识不清。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关注社会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2. 强调责任与担当:诗人强调“事多须眼明”,即在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时,必须保持清醒的视线,洞察问题的本质。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和他人都有责任去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态度。
3. 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共同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这两句诗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积极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