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高中阶段,学生通常不会直接选择专业。高中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升入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教育结束后,学生通常参加高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根据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情况,被大学录取。在大学阶段,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
不过,部分高中可能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或者选修课程,让学生在特定领域有所涉猎和兴趣培养,但这并不等同于选择专业。例如,一些高中可能会提供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以打好基础为主,专业选择是在大学阶段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