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的审计责任,通常涉及以下几方面:
1. 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是承担这一责任的主体。其职责包括:
对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
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审查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确保其决策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
2. 审计责任内容:
合规性审计:检查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是否遵守了公司政策、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
有效性审计:评估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包括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合规性审计:审查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能够有效防范和发现风险。
绩效审计:评估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为管理层提供改进建议。
3. 审计程序:
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实施阶段:收集证据、进行分析、编写审计报告。
报告阶段:提交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4. 审计责任要求:
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保持独立性,不受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影响。
客观性:审计人员应保持客观,不受个人情感和利益的影响。
专业性: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审计工作。
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的审计责任,旨在确保公司业务稳健发展,防范和化解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严格遵守审计责任要求,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