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Quality Month)起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质量月的概念是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Kaoru Ishikawa)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质量月的由来有以下几点:
1. 背景: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但产品质量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日本企业开始大力推广质量管理。
2. 石川馨的贡献:石川馨是日本质量管理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因果图”(Ishikawa Diagram,又称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并主张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
3. 质量月活动:为了推广质量管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于1960年发起了“质量月”活动。每年9月,日本政府和企业会开展一系列质量宣传活动,如举办质量讲座、研讨会、竞赛等,以提高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4. 国际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质量月活动逐渐在国际上得到推广。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设立自己的质量月,以推动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月的由来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