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而执行的具体审计步骤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关于审计程序的表述:
1. 系统性和规范性:审计程序应具有系统性,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执行,并且符合相关审计准则和规范。
2. 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开始前,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和程序。
3. 证据收集:审计程序的核心是收集证据,证据应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以便支持审计意见。
4. 测试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测试,以评估其有效性。
5. 实质性程序:在评估内部控制后,审计人员将执行实质性程序,如分析、观察、询问、重新计算等,以获取关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证据。
6. 抽样:在执行实质性程序时,审计人员可能会采用抽样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并提高效率。
7. 审计报告:审计程序的最后一步是编写审计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意见。
8. 持续监督:审计程序不仅包括一次性的审计工作,还应包括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持续监督。
9. 合规性:审计程序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
10. 独立性: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性,以确保审计程序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这些表述涵盖了审计程序的主要方面,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