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但并不是所有低于0℃的气温都会导致雪的形成。雪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
1. 气温:通常,气温需要低于冰点(0℃或32℉),但具体温度取决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空气的湿度。
2. 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需要足够高,以便在冷却到冰点以下时凝结成雪。
3. 大气稳定度:大气需要有一定的稳定度,以防止暖空气上升融化雪花。
一般来说,气温在-5℃到-10℃之间,雪最有可能形成并保持为固态。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其他因素如湿度、风速和大气条件也会影响雪的形成和存留。
如果气温持续低于冰点,雪会保持固态。但气温如果过高,即使有雪也会很快融化。因此,为了使雪能够存留,气温需要持续在冰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