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流音变是指在普通话发音过程中,由于连续发音和语调变化等原因,使得某些音素或音节发生的变化。以下是普通话中常见的几种语流音变现象:
1. 儿化音:某些韵母在语流中与前面的辅音结合,使韵母发生变化,通常在发音时带有一个轻短的“儿”音。
2. 上声变调:上声(第三声)在语流中会受到前后声调的影响,使得上声的调值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上声+上声,前一个上声变调为35(半高不降调);上声+非上声,上声变调为214(中升调)。
3. 去声变调:去声(第四声)在语流中会受到前后声调的影响,使得去声的调值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去声+上声,去声变调为51(半高降调);去声+非上声,去声变调为53(半高全降调)。
4. 阴平变调:阴平(第一声)在语流中会受到前后声调的影响,使得阴平的调值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阴平+上声,阴平变调为214(中升调);阴平+非上声,阴平保持不变。
5. 轻声:某些音节在语流中发音轻而短,失去原有声调,称为轻声。轻声在普通话中非常普遍,可以出现在韵母或声调不同的音节上。
6. 儿化音的音变:在某些情况下,儿化音会受到其他音素的影响,发生音变。例如,“花儿”(hua)在语流中可能变为“huār”。
这些语流音变现象是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它们对普通话的发音和语调有重要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些音变现象对于提高普通话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美感都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