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言行录,全书共七卷,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以下是《晏子春秋》的部分内容摘要,由于篇幅较长,无法在此全部展示全文。
卷一·内篇上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卷二·内篇下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3.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卷三·外篇上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讲信修睦,民之性也。”
卷四·外篇下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变: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3.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卷五·杂篇上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道,费而难成。人莫之能好,好之者众矣;人莫之能安,安之者众矣;人莫之能信,信之者众矣。”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道,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卷六·杂篇下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学也,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小人之学也,矜而寡信。”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卷七·附录
1.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 晏子问于孔子,孔子答以“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讲信修睦,民之性也。”
由于篇幅限制,以上仅为《晏子春秋》的部分内容摘要。如需阅读全文,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电子版。